國內流行的十大口碑行銷平台
社群媒體已經跟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,在台灣每個人平均每天使用手機2-4小時以上,社群就佔這些時間的一大部分,不只讓手機使用者掌握資訊,更是一種社交關係的維繫與連結。現在各大企業都利用各種社群平台來開發新客戶,其中人群對於產品感受去向其他人傳播,引發別人跟著關注起產品,經過人們一傳十、十傳百來達到聲量或是銷售的目的,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「口碑行銷」。
口碑行銷(Word of Mouth Marketing,WOMM),常見的方法為在社群媒體擴散品牌討論度及信任度,在目前的時代中,如果希望你的品牌能在社群蓬勃發展,那麼可以試試口碑行銷,這是讓公司成為在該行業中具有影響力的有效行銷方法之一。根據Nielson的全球廣告信任度研究顯示,有83%全球網路受訪者相信家人及朋友的推薦,由此可見口碑行銷的重要性。

但社群媒體這麼多,大多數的民眾都把時間花在哪些平台?
想要運用媒體平台為品牌有效加分,首先應該了解個平台的特性,掌握使用者的行為模式、年齡層與屬性等等,就能夠更針對性的制定出策略,讓行銷更容易~
以下整理出目前國內流行的十大口碑行銷平台:
1.PTT
PTT絕對是論壇界的大哥,也是經營口碑行銷時最常用的平台之一,使用者多數為已有社會經驗的人、上班族,而相對於其他論壇的使用者,PTT的文章內容回覆較激烈,不過討論話題非常廣泛,生活大小事通常在關鍵詞後搜尋PTT,就會有許多討論的相關話題出現,PTT的推爆文章經常會被記者寫成新聞,容易製造聲量、話題熱度。
2.DCARD
DCARD使用族群大多是大學生,通常話題多數為有趣、心情、感情、煩惱、流行等等,像是美妝分享文,容易引起討論度、讓人”生火”的搶購潮。而DCARD其中「匿名」的設計,讓人更勇於發聲,匿名更常出現在感情話題,經常會在網路新聞引起廣大分享,DCARD的用戶偏向於年輕化,風格相比PTT較為溫和,在DCARD上行銷可以學生、年輕族群的角度思考,會有更大的迴響、效果。

3.FACEBOOK
FACEBOOK是一個非常大眾化的社群媒體,在2022年6月數據顯示中,FACEBOOK在台灣社群平台排行榜中為第2名,根據Meta官方數據指出,可透過臉書廣告觸及的用戶人數約為1635萬人,佔全國68.5%人口,或許他已經不是年輕族群最頻繁使用的平台,但還是有許多忠實使用者,而品牌大多也都會建立自己的粉絲專頁、經營粉絲社團,不僅可以開發新客源、擴大業務,FB可以讓你很好的掌握廣告投放數據,可以針對你的目標TA更有效的投放廣告,也可以為你的貼文內容規劃策略,創造和粉絲更多的互動連結。

4.FACEBOOK社團
FACEBOOK社團算是較近期才被重視的口碑行銷平台,雖然FB社團這個功能很早就有了,但隨著FB粉絲專頁的觸擊率越來越低時,大家才開始發現社團貼文會因為互動高而有很好的流量,大多數以在地性(台北、桃園、台南等等之類的當地社團)、或是相同興趣而成立的社團(寵物、攝影、動漫),又或者像是購物類型,是許多團購團媽會利用的有效開團工具。社團是有具體目的而聚集的一群人,在口碑行銷中更容易準確抓住客群、進而增進行銷成果。
5.Instagram
IG是以圖片為主的視覺化平台,對於打造品牌或個人形象是很棒的工具。Instagram在2022年6月數據顯示中,在台灣社群平台排行榜中為第3名。根據Meta官方數據指出,可透過臉書廣告觸及的用戶人數約為1055萬人,佔全國44.2%人口,其中又以女性佔多數(53.8%),使用族群較年輕,操作簡易,一張美照就可以放在限時動態或是版面上,利用不同特效、測驗吸引朋友或是粉絲們的互動、討論度。在Instagram只要你的圖片足夠吸引人,就會引起更多人追蹤,許多品牌商家會利用美圖吸引粉絲,再另外導入賣場或是想傳達的廣告活動,也能夠與IG網紅合作,吸引更多的消費者,創造INS爆款人氣商品。

6.GOOGLE評價
評論功能就以目前消費者購買習慣來說算是滿重要的存在,一般大眾在沒實際接觸過的品牌、店家、景點,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到先到該商家Google評論看其他使用者的感想,評論會相對直接、具真實感。PowerReviews首席執行長Matt Moog表示,消費者在做出購買決定時,比起家人、朋友的建議,查看參考其他客戶的購買資訊、評論影響更大。
研究顯示97%消費者會先參考客戶評論,85%消費者會先瀏覽負面評論,甚至超過1/3的消費者如果沒有先預覽過客戶評論,就不會在該實體店家決定購買產品,大部分的消費者在購買前都會先閱讀1-10條評論。由前面數據可得知Google評論為消費者購買決策關鍵,是實體店家需要注意的口碑行銷平台。

7.痞客邦
如果說Google評論是針對實體店家作為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關鍵,那PIXNET痞客邦則是更廣泛的消費者們「做功課」的平台。現在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前都會先利用搜尋引擎先查詢該商品、品牌的評價或使用心得,其中能見度最高、最常見的便是部落客的文章了,而痞客邦匯集台灣數量最多的部落客!
其中的特色為長篇文章,能夠將產品資訊清楚傳達,能夠利用圖文互相搭配讓消費者了解到商品內容、品牌資訊,文章類型大多包含體驗心得文、開箱文等等。
8.YouTube
文字與影音的呈現,是目前最受歡迎的影音播放平台之一,而在2022年6月數據顯示中,YouTube在台灣社群平台排行榜中為第1名。根據Meta官方數據指出,YouTube廣告可觸及的用戶人數約為2010萬人,較去年微幅成長4.7%,佔全國84.2%人口。使用族群極為廣泛,年輕族群到熟齡族群都有,內容多元化、主題範圍廣,影音化的模式,榮登社群媒體停留時間最長的榜首! 在YouTube裡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,從而誕生許多YouTuber,各種領域、類型都有,因此若能藉由YouTuber 利用影片為你的商品宣傳推廣,或是自己經營頻道廣告都會有極大的成效。比起純圖文,影片更容易直接置入商品展示功能,獲得直接感,更能對產品印象深刻,甚至還能提高消費轉換率,現今許多耳熟能詳的廣告詞也都是從影片而來的喔!

9.TikTok
TikTok是近年來新興升起的社交平台,與Youtube不同的是,TikTok以短影片快速吸引關注。根據Meta官方數據指出,TikTok廣告在台灣可觸及的用戶數約為416萬人,18歲以上的可觸及用戶相當於全台20.6%的成年人口。有趣的特效、音樂、影片帶領新的話題討論,連YouTube上也出現許多抖音爆紅歌單收錄,跟YouTube一樣,每個人都是自媒體,藉由創造有趣的短影片,像是搞笑迷因、手勢舞等等,因此創造許多素人網紅,就算自己不拍,許多人也會想上去看有趣的影片,TikTok 使用者剛開始最多為青少年,目前正在慢慢向上面年齡層擴散延伸。我們可以善用短影片的話題進行口碑行銷,帶給使用者強大的吸引力。
10.小紅書
作為近年來急速竄紅的新興平台之一,小紅書在台灣擁有超過百萬的活躍用戶,目標鎖定關注潮流趨勢的消費者。
根據五月份數據統計,小紅書在台灣每月擁有近一百五十萬的活躍用戶,其中最活躍的便是年輕族群,用戶年齡約在18-32歲,而其中女性使用者超過80%。小紅書就像是個潮流都會區,重視商品品質並具有強大的購買帶貨力,是作為宣傳銷售保養品、化妝品、時尚產品的有效平台。小紅書厲害的部分是在激起消費者的購物慾望時,能夠促使消費者立即購買,確實的以流程循環“閱讀→喜歡→購買”,應用程式的流程設計大大減少消費者的搜索及時間成本,並且充分保障用戶分享心得讓用戶更加相信商家產品的評價真實性。

小編結語:在閱讀完這篇社群平台特色整理,相信可以讓各位行銷人對於台灣的使用習慣、族群,以及各社群平台偏好等,更加完善的認識,讓大家未來在進行數位行銷規劃前,可以將這些資料數據作為佈局參考方向!
contact@fantasia.best
